教师试讲|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走进附属六院试讲

为响应中山大学医学院[2021]87号文件《关于医学院基础教研室课程试讲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2021年7月2日中山大学医学院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附属医院本科教研室线上教学会议的精神,2021年7月14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赵博教授与教研室临床副主任、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内科副主任苏宁的组织安排下,中山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赴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开展基础临床联合试讲活动

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汤地、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副院长黄美近及各临床教研室主任与临床教学专家、校级教学督导周丽华教授、王于领教授、院级教学督导崔宇副教授出席了联合试讲活动。本次活动也同时在线向附属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医院进行了直播。

试讲会现场

活动首先在六院黄美近副院长的致辞中展开。黄院长欢迎了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老师,并肯定了作为培养名医摇篮的医学院开展基础-临床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

黄美近副院长致辞

随后,汤地副院长代表医学院介绍了基础临床联合试讲活动的初衷和意义,并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引导性发言

汤地副院长致辞

六院教务处副处长郅敏依次介绍了六院各位教研室专家,医学院免疫教研室主任赵博教授介绍了教研室的基本情况,并依次介绍了教研室的各位成员。试讲活动随即展开。

试讲活动依次由李颖副教授讲述《补体系统》、江志强副教授讲述《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蒋璇副教授讲述《免疫缺陷病》、陶鑫副教授讲述《B淋巴细胞》、马孔阳副教授讲述《自身免疫性疾病》、赵喻副教授讲述《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以及赵博教授讲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试讲实况

每位教师的讲述由六院两名教研室专家主评,并由其他各督导、专家进行补充点评。汤地副院长、教学督导周丽华教授、王于领教授。崔宇副教授、六院教研室专家黄建林教授、贺青教授、高羽教授、邓艳红教授等专家以及七院黄筚辉教授共16位专家为各位试讲教师提供了诚恳宝贵的意见。

点评专家风采

点评中,各位专家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出发、站在临床医学生的听课体验角度出发为免疫教研室各位老师提了中肯、具体、且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切实解决了各位年轻老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在教学技巧方面,各位专家从着装、语速、教学内容比重、幻灯片排布等具体问题入手,为每位试讲老师量身点评,并从学生听课体验角度分析了改正建议的意义及可能效果;几位专家还从为授课添加“包袱”、应用道具等技巧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学生时代听课的某个闪光点让知识点几十年不会淡忘的实用技能,并结合授课内容,为试讲老师提供了可用的素材。在与临床相结合的方面,专家的点评更加侧重于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有机融合的方面,从临床内容展示方式,到与授课内容贴合度最佳的临床案例,多位专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并逐一分析了每种结合为授课带来的实际效果,让试讲老师收益匪浅。特别的是,周丽华教授将授课内容比重选取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揭示,清晰明了的解决了困扰多位试讲老师的如何避免超纲过多或内容过少学生“吃不饱”的抉择难题。

试讲活动的最后,由周丽华教授和汤地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周丽华教授再次总结了此次试讲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简单扼要的总结了提高的方法,指明了将教材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备课方法,讲明了备课要常做,反复做的重要意义;汤地副院长对免疫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给与肯定,并强调了教学应当从基础迈向临床,还必须回到基础的授课思路,同时建议临床医生也到基础医学教研室授课试讲,通过互动促进彼此的教学水平,实现新医科的教学目的,联合试讲会圆满成功。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本科生学习中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课程,与此同时免疫学在现代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却在逐年提高。如何上好免疫学课程,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并从中获益,是需要授课教师常年打磨,细细推敲并且反复自省的问题。本次的试讲活动以“高年资”教学专家与临床医生“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成长,让试讲教师收获良多。

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也将继续努力摸索教学方式方法,探寻更好的教学策略,努力将学生眼中的“天书”课程打造为医学院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