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日常培训 │ 人工智能学院:紧抓教师培训,提升育人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推进教师教学日常培训的专业化和规范性,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力求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人工智能学院是一个成立仅一年的新学院,目前青年教师是学院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学院领导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学院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渐加强,在培训内容上更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教务部关于做好教师日常培训工作的通知》(教务〔2021〕60号),学院制订了《2020学年第二学期人工智能学院教师日常培训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学院积极推动教师日常培训系列活动的开展,包括参加本科教学观摩课、参加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师试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学院的青年教师通过培训加强了教育理论学习,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
一、学习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学院新入职的教师积极参加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并在教师资格认定培训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积极参加教学观摩,丰富实践教学经验
学院现有的专任教师虽然都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但是他们对于日常培训工作在思想上极为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为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新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本科教学观摩课。通过听观摩课,新教师们认真地向老教师们学习课堂教学组织技能,并学以致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立足教学实践,加强反思研讨
学院于4月22日举办了人工智能学院首次教师日常培训会暨“新教师试讲和教学经验交流会”。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印鉴、直属党支部书记余立人以及学院两名专任教师参加了培训会。学院还邀请了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获得中山大学第八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软件工程学院王乐球老师参加培训会并分享教学经验。会议由印鉴副院长主持,本次培训会是学院2021年教师日常培训系列活动之一。
两名老师试讲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文档都准备齐全。两位老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讲课过程中十分认真、严谨、细致,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并且基本能够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印鉴副院长针对两位新教师授课仪态,课件ppt的设计,教学内容中知识点顺序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授课时间分配,与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点评,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最后还建议两位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适当加入板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记笔记来锻炼思维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速度慢一点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两位老师听取印老师的点评后都感到获益匪浅,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试讲结束后,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张朝枝教授是我校第八届教学名师,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了新教师极大的启发。王乐球老师在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谈了许多经验。两位老教师的经验分享为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最后,余立人书记做了总结发言,强调青年教师要珍惜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由于学院是新建学院,目前的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因此余书记鼓励学院的青年教师可以多听其他学院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多和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师试讲、教学研讨等日常培训活动,在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本学期的教师日常培训工作中,人工智能学院以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培养为出发点,切实地解决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一个新学院,未来将不断地有新的青年教师加入队伍。在教学实践中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学院的一项艰巨任务。教师日常培训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学院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会不断丰富教师日常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学院全体教师将不断总结经验,坚持初心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