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走进电子信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编者按:2021年,中山大学启动实施大类集中培养,一年级本科生在广州南校园学习生活。专业导学公开课以大类实验班为单元,由实验班内各院系共同开设,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学科专业,拓展学科视野,培养专业志趣。
为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政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于2021年10月14日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第三教学楼讲学厅,开展了大数据实验班第一堂专业导学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电子与信息专业概述”,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邓少芝院长主讲,大数据实验班400余名本科新生现场聆听学习。
“电子与信息专业概述”导学公开课,主要介绍信息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情况,介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所举办学科和专业情况,以及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应用领域,目的是构建学生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及其应用领域的认知,助力学生的课程学习、专业选择和素养修习。

首先,邓少芝院长对信息领域的学科与专业进行介绍。邓院长从学科、专业的概念、关系出发,为同学们阐释了信息领域相关的学科类别和体系,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关于学科专业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电子信息是由众多基础学科交叉构成的,对数理化知识、软硬件开发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听闻此言,在场新生兴奋、沉思交加,似乎已在规划未来的学习生活。
随后,邓少芝院长进一步介绍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和办学条件。学院主办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紧密联系国家重大需求。学院具有优良的“软硬件”办学条件,不仅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还配置了多样化教学平台,包括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人才培养基地和多个实验教学中心等。邓院长表示,学院为每一位学子准备好了舞台,欢迎有志学子加入学院,在电子信息领域争创佳绩。

紧接着,邓少芝院长深入分析了电子与信息的专业内涵。邓院长从信息行业的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重要变革、国家发展的重大需要入手,逐步揭开了电子与信息专业的神秘面纱,也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电子与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和责任使命。邓院长还结合当前新兴科技探讨了电子与信息专业的光明发展前景,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电子与信息——未来大有可为。

最后,为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邓少芝院长对2021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解读。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强应用”的教学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通过对培养方案的解读,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未来四年的培养计划,课程修读和成长路径。现场同学的专注神情,也印证了本次导学公开课真正收到了“讲到实处、听有所得”的重要成效。
后记:电子与信息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乃至社会变革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次导学公开课带领同学们构建电子与信息专业的第一印象,认识电子与信息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联系当下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作为中大学子的使命担当,引导同学们刻苦学习、砥砺前行,立志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初审:吴泳强
审核:陈英群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