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 | 护理学院:白衣天使在行动

编者按:2021年,中山大学启动实施大类集中培养,一年级本科生在广州南校园学习生活。专业导学公开课以大类实验班为单元,由实验班内各院系共同开设,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学科专业,拓展学科视野,培养专业志趣。

2021年10月13日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逸夫楼102课室,护理学院组织开展了护理学本科新生“专业导学公开课”第一讲,主题为“中国护理教育体系建设与思考”。本次公开课由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尤黎明教授主讲,2021级护理学专业新生全体到场聆听。

尤黎明教授首先以2017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护士大会上作的主题发言“中国护理教育和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从教育的视角看安全的护理人力配置助力医疗改革”为切入点,以温和亲切的态度、睿智的语言,引导同学们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护理教育发展和护理人力资源发展,跳出专业学习的范畴,从更高的维度理解护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随后,尤黎明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勾勒出了中国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图景。从1949年建国以来,国家重视培养卫生专业人才,护理专业教育就此经历了从单一的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二十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和护理学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中山大学护理学院的底蕴更加深厚与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始创于1913年的广州博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我校也是全国最早开设护理学本科、博士教育的学校之一,全国最早规范化培训专科护士的学校之一,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将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中山大学护理教育历经百余年的办学历程,正是厚积薄发之时。

尤黎明教授从自身几十年护理临床和教育实践出发,精准地剖析了当前护理教育层次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还存在很大的需求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专业实践的内涵和范畴在拓展,临床护理专科化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专业实践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护理专业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我国护士既在救治病人的医院临床一线,也在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护理事业大有可为,护理专业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尤黎明教授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并不断完善自我,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和能力,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将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编辑:杨嘉彤
初审:吴泳强
审核:陈英群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