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深圳)顺利召开2021年度人才培养专题会议暨全体教职工第七次工作会议
2021年10月20日,药学院(深圳)人才培养专题会议暨全体教职工第七次工作会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西区教学楼4栋103会议室顺利召开。药学院(深圳)全体教职工共约6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召开了人才培养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结合学院发展方向和特色,深入探讨生物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建设,努力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物药学高端创新人才目标。
会议由药学院(深圳)谢智勇副院长主持,会议主要内容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培育“南天一柱”药学人才的探索和思考,一流课程建设,生物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学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校巡视整改和学院巡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等。

首先,杨德胜书记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精神。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 “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二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极大鼓舞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明确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作为革命先驱手创的高等学府,作为中山大学一份子,应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一流人才。

然后,邓文斌院长就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大时提出的“南天一柱”口号,探讨如何培育“南天一柱”的药学人才。邓院长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药学”。首先,我们要明确三个“变”,认识时代及世界格局的变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高等教育机构要积极应变,高等教育还应主动求变。邓院长又结合国内外药学教育的现状,谈到如何建设药学院(深圳):学院整体定位是“以生物驱使的创新药学”,需要打造顶级团队,回归大学之道,致力于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最后,邓院长以“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呼吁老师,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随后,公共卫生学院郝元涛教授作“一流课程建设”报告,与大家探讨一流课程建设经验。首先,郝教授介绍了教育部有关“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要建金专、建金课和建高地;然后以《医学统计学》 课程建设为例,介绍了“金课”是如何炼成的。最后,郝教授总结了“金课”建设经验,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位一体,从而达到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双丰收。

紧接着,谢智勇副院长作《生物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专题报告。谢副院长指出,高校的使命与初心之一是培育人才,学院的初心与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物药学高端创新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抓住时代与地域机遇,紧跟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乘势而上,期望各位教职工们团结一心,将药学院(深圳)打造成生物药学高端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随后,付艳艳副书记作《学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报告。她介绍了学院2021级本科生的现状,结合2018-2020级学业困难学生,总结了学院本科生学业存在的问题,鼓励老师因材施教,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做好帮扶;同时邀请专业老师参与学业辅导讲座,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促进学院学生学业进一步发展。

杨德胜书记就学校巡视整改和学院巡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违纪违规案件,组织教职工签署“知情承诺书”;他要求,全院教职工应该遵守经费使用规则,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最后,杨德胜书记组织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和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候选人民主推荐。会议结束后,学院组织了教职工参观学院大楼,并以教研室为单位,就“人才培养”专题,开展了深入和热烈的研讨。老师们纷纷表示,人才培养专题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积极为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此次大会召开,将有力促进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初审:吴泳强
审核:陈英群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