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附属第五医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医学教育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29日下午,我校附属第五医院召开课程思政交流分享会,会议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晖教授和医学院党委丁小球书记担任交流嘉宾,约100名来自不同教研室的临床医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交流会上,附属第五医院肖非副院长首先介绍了附属五院参与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情况。他提到,截至2021年度,附属第五医院共参与在深圳校区的21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和珠海校区19门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附属五院医生报名参与教学工作热情高涨,经过集体备课、试讲、反馈讨论等环节层层选拔,最终从超过300名报名者中遴选出近200人组成本科教学团队。附属五院通过多举措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一方面,坚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教材体系建设,共有6门教材建设获得学校教务部和出版社的立项资助;另一方面,结合医科特点和医院特色,以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医学教育论坛为平台,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医学教育创新融合新模式。刘曦副主任医师、周智涓主治医师分别代表传染病学教研室和内科学教研室介绍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晖教授就如何做好医学教育的课程思政跟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他表示,课程思政的本质目的是,在各学科建设中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体现中国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中国贡献。他建议,医学教育的课程思政主要从三点入手:一是将医学教育与党史学习相结合;二是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对于医疗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内涵;三是发挥医学教育学科特色,将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职业道德理念和严谨求实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融入课堂。他强调,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注重挖掘建校以来涌现的杰出人物代表和先进事迹,引领教师、学生自觉传承和践行我校百年医科的精神,从而真正在医学教育的课程思政上做出中大特色。

我校医学院党委丁小球书记重点围绕课程思政“怎么看”和“怎么办”做了发言分享。他表示,课程思政既是我校医学院和医院落实中央巡视整改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动医学院和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希望附属五院在课程思政方面进一步凝炼做法,提升成效,做出特色,形成示范效应。

附属第五医院肖非副院长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附属第五医院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探索课程思政与医学教育创新融合新范式,不断夯实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以五院特色与五院智慧为课程思政改革大背景下的我校医科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所有参与人员结合自身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实践和交流嘉宾发言的内容展开热议。

 

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陈剑主任医师:

今天听了两位交流嘉宾的发言,收获良多。我以前在讲课中常常自发地做过一些课堂思政工作。例如,我在课程中引用一个致死率极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例子,此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胸痛中心工作中的“医者仁心”、我们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还可以让学生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国家相关政策。通过今天座谈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课程组在撰写教案和备课时应该更加主动、系统地准备课程思政工作。我认为,师者用专业知识做课堂思政,更加可信,更能击破网络上的谣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大局观。

 

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 刘曦副主任医师:

思政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今天的座谈会让我们拓宽了思路,启发我们将国家现行方针政策及中国传统医学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融入传染病课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可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搭建交流平台,获取学生学习心得及建议,了解课程思政效果,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相长”以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医学生。

 

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周智涓主治医师: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高校教学新理念,在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育中具有深远且重要的意义。从思政教育高度增强医学教育的张力、广度和深度,创新思政与医学融合教育的模式,避免课程思政模式化、套路化导致的思政教育空泛、僵硬。挖掘、凝练思政元素,在医学教育、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等多角度切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使思政教育与医学专科知识和谐融入,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培养胸怀天下,勇担使命,情操高尚、严谨治学、技术精湛医学人才的最终教育目标。

 

附属第五医院肿瘤中心 黄兵江主治医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感基于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优化十分必要,党支部建在课程项目组,通过课程思政反哺教师队伍建设,用党的思想、优良传统,榜样力量等形式进行教师队伍的思政教育,滋润育人土壤,净化、优化、强化教师队伍,真正做到强核心,红根基。

今天的课程思政研讨会使我获益颇丰。如何在肿瘤课程中融入思政理论并加以提升,在各个阶段的理论教学中尤为重要。今后,我将注重在专业授课中穿插医学先进人物事迹,培养医学生悬壶济世、恪尽职守、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优良品格。在我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的国际形势下,增添医学生对未来事业的坚强信念和成就感。

此外,针对时下因急功近利而产生的的学术造假,也很有必要在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传达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通过以真实案例讲解学术造假于国于校于院于己危害之大,培养医学生严谨治学、肯于钻研的学术道德品质。思政与医学密不可分,犹如医德之于医术。今后,我将在医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严格践行医学道德素养,为培育社会主义医学人才而不懈奋斗。

编辑:杨嘉彤
初审:吴泳强
审核:陈英群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