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 | 国际翻译学院: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

编者按:2021年,中山大学启动实施大类集中培养,一年级本科生在广州南校园学习生活。专业导学公开课以大类实验班为单元,由实验班内各院系共同开设,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学科专业,拓展学科视野,培养专业志趣。

11月10日晚,专业导学公开课第二讲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外国语学院101讲学厅开讲。主讲人张艳梅副院长以“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为主题,对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进行阐述,帮助学生们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助力同学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及素养提升。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新生到场聆听。

张艳梅副院长细致专注地向同学们讲学

张艳梅副院长借用钱理群先生的说法,把大学四年比喻成“人生的盛夏”,启发同学们思考高中生活与大学生活的不同。她提到:“大学最大的特点是自由,但同时还应保持自律”。她以典型生动的例子循循诱导,由浅入深,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大学的本质。张艳梅副院长说道:“教育以让人们获得终身幸福的能力为终极目标”。她教育学生们要跳出自我,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她强调同学们应以“全人”为目标培养自身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能力,并结合自身体验,说明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同学们在认真聆听

其后,一份课堂小测验及现场分组讨论的设置更是让这堂课妙趣横生。课堂上,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互相热烈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感受着张艳梅副院长所说的“diversity”。在对大学有了基本认知后,同学们就“大学应该如何度过、如何有效学习”等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看法。张艳梅副院长随后对同学们的分享内容进行了解答与总结,她不仅为同学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学习建议,同时关注同学们的心理身体健康状态及心态的适时调整,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域给予同学们以学习乃至人生的启迪。最后,本堂课以“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作结语,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同学们在进行热烈讨论

这堂课拓宽了同学们的认知视野。张艳梅副院长以有趣多样的活动形式及亲切和蔼的讲述方式为同学们解答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困惑,也更加明确了大学学习的方向及目标。

编辑:杨嘉彤
初审:吴泳强
审核: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