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创“芯”微纳电子技术

编者按:2021年,中山大学启动实施大类集中培养,一年级本科生在广州南校园学习生活。专业导学公开课以大类实验班为单元,由实验班内各院系共同开设,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学科专业,拓展学科视野,培养专业志趣。

为落实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政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于2021年11月11日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区第三教学楼讲学厅开展了第二节导学公开课。本次公开课主题为“创‘芯’微纳电子技术”,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佘峻聪教授主讲,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郭建平副教授和教师代表粟涛副教授也到场参加交流。公开课由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曾世豪老师主持,共有300多名大数据实验班的同学到场参加。

▲创“芯”微纳电子技术导学公开课

创“芯”微纳电子技术导学公开课,主要讲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目的是让新生认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构建对其应用领域的认知,助力学生的课程学习、专业选择和素养修习。佘峻聪教授首先介绍了微纳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紧接着,从材料、器件结构、设计、加工等方面全链条地为同学们科普了集成电子器件及微纳芯片的制造流程,并向同学们推荐了阅读书籍,鼓励同学们深入了解,拓宽知识面。

▲佘峻聪教授主讲专业导学公开课

授课过程中,佘峻聪教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集成电路设计、器件及物理、制造工艺、封装测试的全链条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并欢迎同学们到教学实验室参观了解。

▲实验教学平台
▲粟涛副教授、郭建平副教授和同学们交流

课后,三位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粟涛老师向同学们阐释了电子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层次,帮助同学了解大类专业的知识蓝图,为同学们的学业选择提供重要指导。郭建平老师则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出发,形象解释了硬件、软件的相互依存性和同等重要性,并且号召同学们在做重要选择时应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佘峻聪老师对部分同学关于课程设置和电路基础理论的学习问题进行解释,鼓励同学们扎实学好大类基础课。

▲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器件实物并与老师们交流
编辑:杨嘉彤
初审:吴泳强
审核: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