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竞赛 | “以赛促教、以赛提质”——中山眼科中心教师教学竞赛风采展
“以赛促教、以赛提质”
为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水平,引导青年教师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8月25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师教学竞赛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于今年7月启动,大赛活动分预赛和初赛进行。预赛由各科室自行组织,各科室主任高度重视预赛工作,积极组织科内的青年教师参加预赛,并选拔出6名优秀教师参加本次院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提质”竞赛目的,形成全院上下人人参赛的良好氛围。
本次授课大赛由中心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副主任郑丹莹教授主持,强调了比赛的背景及意义、注意事项和评审规则。比赛开始前,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卓业鸿教授做初赛动员讲话。他指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中心载体。他希望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学基本功修炼,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教学素养,做到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做一名“四有好老师”,为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持续动力。同时卓主任感谢在场的各位资深的专家评委和青年教师,并祝愿参赛选手们都能夺得好成绩。

初赛分专业组和通识课组进行,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个环节组成。在授课比赛现场,每位参赛教师都有备而来,在讲台前尽情展风采,赛技能,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案例分析,运用教具互动教学,旁征博引,循循善诱,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浓厚热烈的课堂氛围、由浅入深的教学风格……短短20分钟的展示环节,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的示讲课,充分展示了中山眼科中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面貌。






评委点评环节
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邓大明教授首先发表看法,她表示各个参赛的医生的准备十分充足,讲课内容充实,PPT制作精美,这一点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优点。她也提出各位参赛者都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针对自身的讲课情况进行改善,才能更有把握在复赛中才有夺得好成绩!

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进教授以一个资深教师的经验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讲者需结合讲解内容、PPT的素材以及个人的台风表达,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一个个人能力的展示。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今天参赛者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内容编排上要引人入胜,开篇长度要适中,PPT上要求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尽量使用专业的学术语言,提高讲者的学术感。
同时袁进教授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一是开篇抛砖引玉要抓住评委的眼球;二是时间、内容、节奏都要合理安排把控,要跌宕起伏,3-5分钟出现一个亮点;三是通识课程科普化,通识课程主要是科普性的课程,但目前看来内容过于学术,如何拓展学生的理念和知识是作为一个主要的目的。例如现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占领高地。医学的发展心理学的模式已经不是传统的细胞动物假定的,新医学的概念,包括基于人工智能、5G。

中心主任助理梁凌毅教授针对本科教学的特点,结合自己在本科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建议参赛选手增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李涛教授点评强调教学比赛中时间分布要合理,讲课过程如何要围绕着重点。其次,李涛教授根据自己的参赛经验表示,教学比赛就是个show,需要有演绎的元素。例如李轶擎教授的讲解,师生互动走入课堂,让老师学生印象深刻。最后他建议大家可以做一张总结性的PPT,除了可以总结知识点,还可作为一个调节。而且PPT的内容尽量少而精简,幻灯片过多,时间分配不佳,打乱讲课节奏。
黄晶晶教授也以自己参赛的经验提出宝贵的建议,她强调PPT要图文并茂,能抓住评委眼球,讲课时要激情澎湃一点。演讲授课内容要选择适当。
最后,郑丹莹教授对今天的比赛进行总结和点评,根据前面几位专家的点评和建议,肯定了各位参赛者的能力和优秀表现,同时也总结了参赛者们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补充了改善建议。同时郑教授也补充强调思政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取代专业知识,并建议参赛者们在比赛有限的时间内讲好一个小的知识点,内容充实又节奏合理。
经过一天紧张的角逐,本次中心推选出3名教师参加“第九届中山大学教学竞赛”复赛,通识教育课(公选)专项组推选2名教师参赛。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引导教师回归课堂,回归教书育人初心,还搭建了青年教师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次教学比赛,既是对眼科中心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更是对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激励。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与重构、如何备好一门课、课堂教学创新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的术法道等教育教学不同视角,为青年教师献上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选手们表示经过参加教学竞赛,深入思考了课程教学目标,研究了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质的目的,实现了“从讲好一节课到教好一门课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