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学公开课 | 化学学院:Chem is try,我们等你来
编者按:2021年,中山大学启动实施大类集中培养,一年级本科生在广州南校园学习生活。专业导学公开课以大类实验班为单元,由实验班内各院系共同开设,各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学科专业,拓展学科视野,培养专业志趣。
2021年10月18日,2021级理工实验班专业导学公开课第二讲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举行。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Chem is try,我们等你来”,由化学学院党委冯双书记主持,化学学院姜久兴教授主讲, 2021级理工实验班700多名学生参加。

开讲前,冯双书记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导学公开课的重要意义。一是导思想,专业导学公开课作为学校指导本科新生学业规划的平台,有着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目标、明确人生理想的重要使命,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思政教育课;二是导专业,冯书记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化学教育的历史脉络和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增强同学们的学科认同感;三是导未来,面对未来世界的风云变幻,冯书记寄语新同学应时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身上有技、肩上有责,努力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中大人的贡献。

接下来,姜久兴教授主讲专业导学公开课,他首先介绍了化学学院的基本情况。作为一个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院系,化学学院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强大的学科实力、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合理的人才梯队,教改效果显著,科研成果丰硕。除了优良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学院还拥有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以诺贝尔奖获得者Lehn教授命名的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等高质量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和极具吸引力的交流机会。

紧接着,姜久兴教授就2021级新生关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内容,对化学学院“拔尖计划”、“强基计划”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化学教我们远离智商税”等三个模块出发,将化学原理和日常生活巧妙关联起来。“富氧水”、“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熵增加原理和生物进化趋势的矛盾又隐藏着什么人生哲理?姜久兴教授讲课角度新奇,诙谐幽默,妙语连出,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化学学习不仅停留在科学的方案设计和严谨的实验操作,只要用心感悟,即便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洞悉化学世界的浪漫与智慧。

最后,姜久兴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科研经历和留学故事,从阅读文献、建立分子筛数据库的科研入门,到留学伊比利亚半岛的困惑迷惘,再到经过无数尝试后终于取得的科研突破,姜久兴教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科研奋进之路。

对于姜教授的精彩授课,同学们反响热烈,在提问环节中踊跃发问,涉及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升学方向,化学学院的专业讲座安排,进入实验室开启科研生活的时间点等多个方面。对同学们的问题,姜久兴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邀请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到化学材料综合楼实地参观,欢迎同学加入化学学院大家庭。
化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的科学,也是一门体悟人生的艺术。本次专业导学公开课回顾了中大百年化学的风雨历程,展示了新时代化学学院的蓬勃朝气,彰显了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引导同学们刻苦学习,今后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中大人的贡献。

初审:吴泳强
审核:陈英群
审定发布:陈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