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促提升 夯实育人使命 | 中山大学第十五届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圆满结束
中山大学的医科教育有优良的传统、优秀的师资和优质的实践教学。近年来,中山大学医科教育聚焦建设“名医摇篮”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附属医院以提升医学人才临床胜任力、加强医科人才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不断强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践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扎实推进“名医摇篮”建设,大力加强临床教学人员培训,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1月3日,中山大学第十五届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广州校区北校园圆满结束。教务部质量处郝元涛处长、中山医学院匡铭院长、王淑珍副院长、医学院汤地副院长出席决赛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观摩了比赛过程。中山医学院王淑珍副院长主持此次大赛。
本次比赛项目针对临床教学实施中的病例讨论环节,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阶段进行,于6月启动,历时4个月,来自我校12家教学医院的24位选手晋级决赛。大赛裁判长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梁力建教授及附属第三医院内科汤美安教授担任,我校16所教学医院择优推荐的38名裁判担任评委。经过严谨、公平、公正的评比,本届大赛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竞赛组分别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
裁判评委们在评审时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帮助临床教师发掘优点、改进不足,对每位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并从教学病例讨论的形式、病例选择、讨论目的、讨论的组织以及对学生临床思维引导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在大赛开幕式上,郝元涛处长指出,根据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部署,我校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务部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中着重打造“金课”、建设一流专业和课程,严抓“治水创优”等工作,并通过举办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竞赛等,营造本科教学争先创优氛围,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大赛裁判长梁力建教授讲到,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提炼、总结,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从选手们的视频来看,大家对教学病例讨论的设计和组织都进行了很好的思考,在注重高质量互动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各展风采,实现了以赛促教的初衷。裁判们评分公平、公正,遴选出了真正优秀的案例,赛出了风格,体现了水平。他建议,作为医科的品牌,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应制度化高质量开展。

比赛结束后,大赛裁判长汤美安教授代表裁判组宣布现场评分结果。汤教授说到,本次决赛的大部分病例讨论素材从教学内容选择、流程设计、切入点等方面都较复赛有明显的进步,参赛教师们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病例讨论过程中。同时,裁判们在点评的过程中,对教学病例讨论的内涵,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通过教学竞赛真正能很好地引导临床教师重视教学规范,促进教学相长,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匡铭院长作总结讲话时向各位获奖医院和教师表示祝贺。他认为,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我校医科的传统赛事,关注度较高,竞赛展现了教师在临床教学上的风采,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我校医科以建设“名医摇篮”为目标,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医院应结合自身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进一步锤炼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用最优秀的老师来培养更优秀的人,培养更多合格优质的医学人才。

本次大赛由教务部主办,中山医学院承办,医学院协办。为做好本届大赛工作,各方精心策划,精诚合作,保障比赛顺利完成。为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比赛,大赛工作组在赛前进行了全面、充分的宣传动员,赛后也将选出优秀的教学病例讨论范例和比赛视频,作为我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医学人才培养资源,供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观摩学习。


初审:吴泳强
审核:董苑玫
审定发布:陈省平